——对联学习与欣赏**谐音联**一、何叫谐音联谐音联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二、谐音联欣赏001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注:假倒谐音贾岛,留零谐音刘伶,002一担重泥拦子路两岸纤夫笑颜回,注:重泥谐音仲尼,纤夫谐音庆父,003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004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注:闵子牵谐闵子骞,牵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006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注:明朝时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007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注: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上联: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下联;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横批:自由恋爱2.上联: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下联;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横批:自由恋爱上联:莲(连)子心中苦;3.兴也罢,衰也罢,喝罢。(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人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横批:此联管罢4.上联:莲(连)子心中苦;下联;梨(离)儿腹内酸。

横批:别有滋味谐音对联:1.就是对联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字,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多件事或两种内容、多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2.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一、上联:/民/国万税;下联:天下太贫!由“万岁”仿出“万税”,由“太平”仿出“太贫”,此联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黑暗。二、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该联上联中的“一”字,下联中的“十”字和横批中的“东西”二字都被隐去,真正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此联影射出某家生活的穷困潦倒。

上联:东不管(馆),西不管,酒管,下联:兴也罢,衰也罢,喝罢(吧)。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一二三四五六七).上联:酒热不须汤盏汤(烫)。下联:厅凉无用扇车扇(煽)。上联: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贾岛);下联: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班彪)。上联: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鼠)气;下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蜂)来。
上联: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无礼);下联: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不忠)。上联:泥肥禾尚瘦(尼肥和尚瘦),下联:晷短夜差长(鬼短夜叉长)。上联: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给事);下联: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尚书),上联: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洛书);下联: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聂豹)。上联:师姑田里挑禾上(和尚)下联: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上联:士农工(宫)商角徴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