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参观纪念馆的心得体会,参观红色纪念馆观后感

关于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2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篇1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我们有幸来到平度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红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九一八纪念馆感想参观九一八纪念馆心得体会(一)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让我触动最大的莫过于学校组织参加九一八纪念馆的活动。

1、游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一游后的感想

革命烈士陵园内松柏环抱、绿荫满园、安静庄严,宛若我们今天参观烈士陵园的心情肃穆、感动。烈士,一个让人敬佩又感动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有激情。但那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再次沸腾。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革命斗志,我们在烈士墓前鞠了躬,那不是普普通通的一鞠躬,那是充满敬意的充满情感的一个弯腰。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朱瑞将军,赵一曼,杨靖宇同志,无数叫上名的,叫不上名的都让我们震撼了。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汇聚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时,那便是永生。烈士们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碑文,一座座坟墓。

2、八一起义纪念馆观后感作文范文

八一起义纪念馆坐落在中山路西端,它的前身是江西大旅社当年的起义总指挥部。本文是我整理的八一起义纪念馆观后感,仅供参考。八一起义纪念馆观后感篇1趁五一放假没有上课,我与同学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一个社会青年,我的感慨很深。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7年那难忘的时刻。

时至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作为一次参观活动,我觉得这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之行很有意义。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段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

3、观高金城纪念馆有感700字

观高金城纪念馆有感:参观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感受到了先烈在艰苦的环境中仍心怀崇高理想,高金城毕生的活动与共产主义事业息息相关,热忱帮助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毅然帮助和支持人民的正义事业,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不懈奋斗。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着实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热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需倍感珍惜。

13岁入基督教内地会学堂学习,后又到开封教会医院勤工俭学。毕业后,来到兰州,在白塔山下勃德恩医院从事医务工作。1917年起,先后在甘肃张掖、酒泉创办福音医院,行医布道。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诗篇。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参观很快就结束了,回望着身后的标语,使我深深感到我们每一位青年的历史担当。

4、九一八纪念馆感想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心得体会(一)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让我触动最大的莫过于学校组织参加九一八纪念馆的活动。从那次参观活动中,我深刻的感悟到了祖国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是多么的不易,甚至可以说是在血泪斑驳的历史中艰难的挺过来的。如今的中国向世界昭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坚挺魂魄。“九一八”的耻辱历史绝不应当因时间的辗转而淡然退去,反而应在时代的长河中得以彰显让人永远铭记。

早在1930年的冬季,日本的关东军为策划其阴谋,选定了柳湖村作为实施武装侵略事件的起点。并于1931年7月,日本炮制出所谓的《解放满洲问题政策大纲》,在此秘密性的文件中也明确的规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步骤和措施。柳条湖位于沈阳城北郊的南满铁路附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也与其临近。在9月18日夜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就在此实施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5、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观后感?

这回沉默的时间要长些希望和信心都在增长。写作思路及要点:简述革命纪念馆的历史,最后做出一定的感悟。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坐落于福州风景秀丽的鼓山脚下,是全省人民捐资兴建的社会事业重点工程,是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纪念馆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具有福建地方特色和现代美感。

我参观了这座雄伟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幅巨型雕塑展现眼前,伟大的人民大众在红旗的带领下:最中间的那位妇女挥扬着坚硬的右臂!硬朗的身子摆脱了柔弱女子形象的束缚,她像是在号召大家为人民自己的命运搏斗,为人民中国的新生搏斗,她的右边是一位袒露胸膛的铁汉。前面的战士吹着冲锋号。是伟大劳动人民凝成的大靠山,正是这些伟大的劳动人民作后盾。

6、观杨虎城纪念馆心得体会2000字征文

没有一般烈士陵园所具有的气派、庄严和肃穆,这座陵园朴素、简陋而静寂。座落在乡村小镇上,摘掉炫耀的面具,一切都那么自然。这座小镇,应是杨虎城将军曾经指点江山,惩恶扬善的地方。如今,魂归故里,落叶归根,但小镇并未因杨虎城将军的赫赫声名而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一个不爱宣扬的人,生长在一片不爱宣扬的土地上,并使这不爱宣扬源远流长。

纪念碑前并没有太多的鲜花相伴,依旧那么朴素。旁边有几棵枫树,在秋的召唤下,已如鲜血般红润。或许是生长在烈士之侧的原因吧,那红看上去格外夺目。那是血的写照,那是烈士的英魂。纪念碑前,我们深深鞠躬,心如铁般沉重。陵园坐落山间。“曲径通幽处”,弯弯曲曲的小路将我们带到了杨将军及其妻子儿女长眠的地方。坟头开满了不同种类的花,大大小小。

7、参观周邓纪念馆感想

描写思路:以参观周邓纪念馆作为主题,真实得描述读后感受,正文: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一个星期天上午,爸爸妈妈带我参观坐落在淮安市楚州区城北桃花垠风景区的周恩来纪念馆。通过半天的参观,我对周恩来这位时代伟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至理名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周恩来从小就热爱祖国。一次,老师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少年周恩来学习异常刻苦,后来,他又留学到日本、欧洲,刻苦的求学精神使他积累了各种知识。青年时代,他以天下安危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他一直以身作则。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与战士们一起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窑洞与百姓、战士同甘共苦,他永远是那么平易近人。相比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容置疑,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肩负重担,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我们要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

8、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党员的爱国主义情怀。2019年10月24日大口屯镇党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共100余人,赴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上午,我们来到周邓纪念馆,先后参观了瞻仰厅、周恩来生平厅以及邓颖超生平厅。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立志救国、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感受到了老一辈领导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他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两位伟人的青年时代都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这里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一起组织革命社团,传播革命思想,共同投身革命斗争。两位伟人对天津有着特殊的感情,把天津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始终关怀天津的革命和建设,曾多次亲临天津视察指导工作。在参观的时候,生平厅是给我震撼最深的一个展厅,它向我们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在中国从沉睡到苏醒再到崛起的各个时期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9、关于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2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篇1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我们有幸来到平度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红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平度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大泽山高家民兵联防遗址处,前身是建于1962年的高家民兵联防抗日斗争史展室。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平度作为胶东半岛的西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平度的抗日斗争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缩影,是胶东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的平度人民,以顽强战斗、英勇牺牲的精神,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展厅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战时期平度抗日斗争”、“平度大地燃遍抗日烽火”、“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五个部分,展出照片300多幅,实物120余件。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